Internet Explorer

来自Blueidea
infinte讨论 | 贡献2008-01-25T21:36:04的版本 (新页面: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原稱'''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簡稱'''MSIE'''(一般稱成'''Internet Explorer''',簡稱'''I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跳转至: 导航搜索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原稱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簡稱MSIE(一般稱成Internet Explorer,簡稱IE),是微軟公司推出的一款網頁瀏覽器。雖然自2004年以來它丟失了一部分市場佔有率,Internet Explorer依然是使用最廣泛的網頁瀏覽器。在2005年4月,它的市場佔有率約為85%。2007年其市场占有率为78%。

Internet Explorer是微軟的新版本Windows操作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在舊版的操作系統上,它是獨立且免費的。從Windows 95 OSR2 開始,它隨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統附送的預設瀏覽器。然而,2004年2005年之間的一次重大更新只適用於Windows XP SP2 及Windows Server 2003 SP1。最初,微軟計劃和下一個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統一起發佈Internet Explorer 7,不再单独发行IE7,但微軟公司後來宣佈在2005年夏季提供Internet Explorer 7的一個測試版本(Beta 1)給Windows XP SP2用戶。2003年微軟宣佈將不會繼續開發為麥金塔電腦而設的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而對麥金塔電腦Internet Explorer的支援也在2005年終止,並在2006年停止提供下載。[1]

歷史

Internet Explorer最初是從早期一款商業性的專利網頁瀏覽器Spyglass Mosaic衍生出來的產品。在1996年微軟透過給予季度費用和部分收入從Spyglass中取得了Spyglass Mosaic的授權。雖然Spyglass Mosaic的名字與NCSA Mosaic(首款應用得最廣泛的網頁瀏覽器)甚為相似,但Spyglass Mosaic則相對地較不出名以及使用了NCSA Mosaic少量的原始碼。[2]

3.0及之前版本

1995年8月,Internet Explorer第一个版本发布,但其最初几个版本並不受到廣泛的使用,直到3.0版本的發行則開始改寫了這個局面。3.0版本於1996年8月13日發佈,是首個脫離Spyglass原始碼發展的版本(但仍使用Spyglass的「技術」,所以程式的文件記錄仍保留了Spyglass的版權資訊),它亦是首個支援CSS技術的主流瀏覽器。它引進了ActiveX控制項、Java Applet、內聯網頁多媒體以及網際網路內容選擇平台系統對內容元數據的支援。對比於當時它的主要競爭對手Netscape Navigator,這些改進算是十分具代表性的。3.0版本亦捆綁了Internet Mail and News(为Outlook Express的前身)、NetMeeting及Windows Address Book,它亦預設在Windows 95 OSR 2中。3.0版本被認為是Internet Explorer首個最受到歡迎的版本,但在發行後的數個月後亦被駭客發現了數個安全性和隱私漏洞。

4.0版本

4.0版本1997年9月發佈,它深化了瀏覽器和作業系統的整合層面,在Windows 95或Windows NT 4上安裝4.0版本及選擇視窗桌面更新功能可將傳統式的Windows Explorer更新成與網頁瀏覽器界面相似的新版Windows Explorer,用戶亦可透過Active Desktop將網頁瀏覽功能嵌入於視窗桌面上,可是這樣的整合行為亦受到不少的批評(參見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例),這個功能已在後期的版本安裝中移除(但預先安裝此功能的系統不會受到移除)。4.0版本引進了群組原則,允許公司設定和鎖上瀏覽器的參數設置。Internet Mail and News被Outlook Express取代,Microsoft Chat和經改良的NetMeeting亦被捆綁在IE中。Windows 98 第一版亦包含了這個版本。

5.0及5.5版本

文件:Internet Explorer 5.0 for Win16.png
Windows 3.2 简体中文版上的Internet Explorer 5.0

5.0版本1999年3月18日發佈,隨後亦被捆綁在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Office 2000中(Windows 2000捆綁了5.01版本)。這個版本亦是另一個具代表性的發佈,它引進了雙向文字旁註標記XMLXSL及將網頁儲存成MHTML格式的功能。5.5版本隨後在2000年7月中發佈,它改善了列印預覽的功能、CSS及HTML標準的支援和應用程序編程介面。這個版本被捆綁在Windows Me中。

6.0版本

6.0版本2001年8月27日發佈,距Windows XP正式發佈日的數星期前發佈。這版本包含增強版DHTML、內聯網頁框架的內容限制和部分支援CSS level 1、DOM level 1和SMIL 2.0。MSXML引擎會更新到3.0版本。其他新的特徵包含一個新版本的IEAK、媒體列和Windows Messenger綜合版、錯誤收集、自動化重整圖片大小、P3P和一個新的外觀,能配合Windows XP的"Luna"界面。於2002年,Gopher的功能被禁用,7.0版本更取消了對Gopher的支援。[3]

7.0版本

模板:update

文件:Wikiinvistabeta1.JPG
Windows Vista Beta 1上的Internet Explorer 7.0 Beta 1

2005年2月15日微軟主席比爾·蓋茨於舊金山的RSA討論會中,宣佈新版本瀏覽器將會發佈。[4]推出新瀏覽器的原因是Internet Explorer的市場估有率逐漸被Mozilla Firefox侵蝕。此外,微軟宣佈7.0版本只可以用於Windows XP SP2和之後的作業系統中,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 SP1和Windows Vista。Internet Explorer的第一個預覽版本於2005年7月27日推出,主要用於技術測試。而第一個向大眾的測試版本於2006年1月31日推出,版本是Beta 2 preview。最後的公開測試版本於2006年10月18日推出。7.0版本可以保護用戶於钓鱼式攻击和其他的惡意軟體。用戶可以完全控制ActiveX和更佳的保安架構,包括與Windows系統分開,不像以往般緊密融合,從而提高安全性。[5]另外,新版本包括修復了一些程式中的錯誤,加強對各網際標準的支援,增進支援HTML 4.01/CSS 2,新加入分頁瀏覽,還有一個支援各搜索引擎的搜尋方塊,一個Web-feed閱覽器,支援国际化域名,和反钓鱼式攻击過濾器。它甚至可以擋掉一些程式類型,例如Flash電影和Java。

2008年2月12日,微软將以“安全原因”将通过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把所有Windows系统的浏览器强制升级到7.0版本[6]

8.0版本

發佈紀錄

圖例
最新的正式版本 正式發行版本 計畫中的版本 測試版本
系列 版本 發佈日期 重要改進/事件 一同發佈的產品
1.0 1.0 1995年8月 IE的首發佈 Plus! for Windows 95
1.5 1996年1月 沒有資料
2.0 2.0 Beta 1995年10月 支援HTML表格、框架和其他元件
2.0 1995年11月 新增SSLCookiesVRML及網際網路新聞群組 Windows NT 4.0
2.01 沒有資料 錯誤修正發行版
3.0 3.0 Alpha 1 1996年3月 改進對HTML表格、框架MIDI音乐、GIF动画和其他元件的支援
3.0 Alpha 2 1996年5月 支援VBScriptJScript
3.0 Beta 2 1996年7月 支援CSSJava
3.0 1996年8月 正式發佈 Windows 95 OSR2
3.01 1996年10月 錯誤修正發行版
3.02 1997年3月 錯誤修正發行版
3.03 沒有資料 錯誤修正發行版
4.0 4.0 Beta 1 1997年4月 改進對CSS和Microsoft DOM的支援
4.0 Beta 2 1997年7月 改進對HTMLCSS的支援
4.0 1997年9月 改進對HTMLCSS的支援 Windows 95 OSR 2.5
4.01 1997年11月 錯誤修正發行版 Windows 98
5.0 5.0 Beta 1 1998年6月 支援更多CSS2的功能
5.0 Beta 2 1998年11月 支援雙向文字、旁註標記XML/XSL及更多CSS的屬性
5.0 1999年3月 正式發佈 Windows 98 SE
5.01 1999年11月 錯誤修正發行版 Windows 2000
5.5 Beta 1 1999年12月 支援更多CSS的屬性、框架支援的小改進
5.5 2000年7月 版本5.5的最終發佈,Windows Me亦是Windows 9x核心的最終版本 Windows Me
6.0 6.0 Beta 1 2001年3月 更多CSS的改進和錯誤修正以更加遵循W3C標準
6.0 2001年8月27日 正式發佈 Windows XP
6.0 SP1 2002年9月9日 漏洞修正,Windows XP 以前作業系統的最終版本 Windows XP SP1
6.0 SP2 2004年8月25日 漏洞修正、新增對彈出視窗ActiveX的封鎖和附加元件的管理,此版本只在 Windows XP SP2 中捆绑,未单独发行 Windows XP SP2
7.0 7.0 Beta 1 2005年7月27日 支援PNG alpha透明、CSS錯誤修正和分頁瀏覽 Windows Vista Beta 1
7.0 Beta 2 Preview 2006年1月31日 更多CSS的修正、RSS技術的支援、新的用戶界面以及新增快速索引標籤
7.0 Beta 2 2006年4月24日 完成所有的新功能、更多CSS的修正以及程式相容性修正
7.0 Beta 3 2006年6月29日 修正CSS的顯示問題
7.0 RC 1 2006年8月24日 改進性能、穩定性、安全性、程式相容性和最後的CSS調正
7.0 2006年10月18日 此軟體的XPSP2和2003SP1and2版[編號:7.0.5730.11]已經停止提供下載 Windows Vista
7.0.5730.13 2007年10月04日 最新版本取消安裝時要先通過windows正版驗證的程序,第1次安裝時功能表列預設時改為顯示Windows XPSP2和2003SP1and2
8.0 8.0 2008年上半年推出測試版 IE8可以在P2P網路上下載得到[7]

軟體特性

Internet Exploer提供了最宽广的网页浏览和建立在操作系统里的一些特性,例如:Microsoft Update而设计.在最著盛名的浏览器大战中,微软用提供了最具改革新的特性取代了Netscape

可用性和瀏覽親和性

近期的版本亦增加了彈出式視窗的封鎖和分頁瀏覽RSS等的主流功能,較舊的版本可透過安裝MSN搜尋工具列來達到分頁瀏覽的效果。

組件對象模型

组件对象模型 (COM) 技术在Internet Explorer里被广为使用。它允许第三方厂商通过浏览器帮助对象 (BHO)添加功能;并且允许网站通过ActiveX提供丰富的内容。由于这些对象能拥有与浏览器本身一样的权限(在某种情形之下),对于安全就有很大的担心。最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一个加载项管理器以控制ActiveX控件和浏览器帮助对象,以及一个“无加载项”版本(在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之下)。

安全架構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一个基于区域的安全架构,意思是说网站按特写的条件组织在一起。它允许对大量的功能进行限制,也允许只对指定功能进行限制。

对浏览器的补丁和更新通过Windows更新服务以及自动更新定期发布以供使用。虽然对一定范围的平台的安全补丁继续被发表,但最新的功能增强和安全改进只对Windows XP发表。

最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一个下载监视器和安装监视器,允许用户分两步选择是否下载和安装可执行程序。这可以防止恶意软件被安装。用Internet Explorer下载的可执行文件被操作系统标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每次都会要求用户确认他们是否想执行该程序,直到用户确认该文件为“安全”为止。

群組原則

Internet Explorer可通过组策略进行完全配置。Windows服务器域管理员可以应用并强制一系列设定以改变用户界面(例如禁止某些菜单项和独立的配置选项),以及限制安全功能(例如下载文件),零配置,按站点设置,ActiveX控件行为,等等。策略设置可以按每用户和每机器为基础进行设置。

網頁標準的支援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了Trident排版引擎,幾乎完整支援HTML 4.01,CSS Level 1,XML 1.0和DOM Level 1,只是有一些排版錯誤。它亦部分支援CSS Level 2 和DOM Level 2。它自带的XML解释器支持XHTML,但是微软从IE 5.0以后取消了这一支持,使它变得难以访问。如其它浏览器一样,当MIME类型标识为“text/html”,它能解释为XHTML。当MIME类型标识为“application/xml”和“text/xml”时,它也能解释把XHTML解释为XML,但需要一个小的XSLT度量[8]来重新启用XML对XHTML的支持。当把它定义为偏好类型如“application/xhtml+xml”时,它假装不理解XHTML,相反把它当成一种不了解的供下载的文件类型来对待。

Internet Explorer依靠DOCTYPE判断一个网页应该按老版本渲染还是按W3C标准渲染。(在打印中,Internet Explorer总使用W3C标准。)根据MSXML的版本不同,它可以完全支持XSLT 1.0或1998年12月的XSL草案。Internet Explorer有一个自己的ECMAScript变体,名为JScript

專利的延展元件

Internet Explorer引進了一系列專利的網頁標準延伸,包括HTML,CSS和DOM。這令到一些網站只可被Internet Explorer正常顯示。

批评

模板:Main Internet Explorer是一款招致非常多批評的網頁瀏覽器,大部分批評都集中在其安全架構以及對開放標準的支持程度上。

安全性

Internet Explorer 最主要都是被批評其安全性。很多間諜軟件廣告軟件電腦病毒橫行網絡是因為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及安全結構有裂縫。有時瀏覽一些惡意網站會被惡意自動安裝。這被名為「強制安裝」:在 ActiveX 的安全描述中填寫虛假的描述以遮蓋軟件的實際用途,誤導使用者安裝一些惡意軟件,目前已修正解決。

Firefox 有更多漏洞,但 IE 使用九倍時間去修補。[9]除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外,微軟使用很長的時間去修补漏洞。在一些例子中,惡意網站製作者在微軟發佈修正檔前利用漏洞去攻擊使用者。

網頁標準的支援

模板:Main

文件:Internet-explorer-usage-data.svg
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率, 1994–2007[10]

其他的批評大多是來自技術專家用戶、網站開發者和建基於Internet Explorer而開發的軟體應用程式的開發者,他們十分擔心Internet Explorer對開放標準的支援,因為Internet Explorer通常使用專利的網頁標準延伸元件來達至相似的功能。

Internet Explorer對一些標準化技術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援,但亦有很多執行上的差距和相容性的故障 ,這導致技術開發者的批評日益增加。批評增加的情況,在很大程度上是歸因於Internet Explorer的競爭對手相對地已提供完全的技術支援,標準規格(Standards-compliant)的應用亦越來越廣泛起來。

因為Internet Explorer在全球廣為應用,網路開發者們在尋求跨平臺的代碼時常常會發現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私有的功能集合和對標準支援的不完善。

通常來說,網路開發者們在編寫代碼時應該具有跨平臺性,因此能在所有主要流覽器上運行的代碼總是必不可少的。Internet Explorer只支援少數的CSS、HTML和 DOM特性。競爭對手Firefox和Opera不僅在這方面領先於Internet Explorer,且它們也具備原生的XHTML支援。[11]

因此,Internet Explorer始終未能通過驗證CSS標準支持程度的Acid2測試。另一個Internet Explorer缺點源自PNG格式(參見Internet Explorer對PNG的支持問題),這一問題僅在Internet Explorer 7中得到了解決。但 Internet Explorer 7在訪問含有透明PNG的網頁時性能降低。

以Trident为核心的浏览器

註釋

参见

外部連結

官方網站

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