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 Explorer”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Blueidea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第1行: 第1行: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原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简称'''MSIE'''(一般称成'''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网页浏览器]]。虽然自[[2004年]]以来它丢失了一部分[[市场佔有率]],Internet Explorer依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在[[2005年]][[4月]],它的市场佔有率约為85%。2007年其市场占有率为78%。
+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原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简称'''MSIE'''(一般称成'''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网页浏览器]]。虽然自[[2004年]]以来它丢失了一部分[[市场占有率]],Internet Explorer依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在[[2005年]][[4月]],它的市场占有率约为85%。2007年其市场占有率为78%。
  
Internet Explorer是微软的新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旧版的操作系统上,它是独立且免费的。从[[Windows 95]] OSR2 开始,它随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附送的预设浏览器。然而,[[2004年]]至[[2005年]]之间的一次重大更新只适用於[[Windows XP]] SP2 及[[Windows Server 2003]] SP1。最初,微软计划和下一个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一起发佈Internet Explorer 7,不再单独发行IE7,但微软公司后来宣佈在2005年夏季提供Internet Explorer 7的一个测试版本(Beta 1)给Windows XP SP2用户。[[2003年]]微软宣佈将不会继续开发為麦金塔电脑而设的[[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而对[[麦金塔电脑]]Internet Explorer的支援也在[[2005年]]终止,并在[[2006年]]停止提供下载。<ref>[http://www.microsoft.com/mac/products/internetexplorer/internetexplorer.aspx?pid=internetexplorer  微软宣佈停止提供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的下载]</ref>
+
Internet Explorer是微软的新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旧版的操作系统上,它是独立且免费的。从[[Windows 95]] OSR2 开始,它随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附送的预设浏览器。然而,[[2004年]]至[[2005年]]之间的一次重大更新只适用于[[Windows XP]] SP2 及[[Windows Server 2003]] SP1。最初,微软计划和下一个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一起发布Internet Explorer 7,不再单独发行IE7,但微软公司后来宣布在2005年夏季提供Internet Explorer 7的一个测试版本(Beta 1)给Windows XP SP2用户。[[2003年]]微软宣布将不会继续开发为麦金塔电脑而设的[[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而对[[麦金塔电脑]]Internet Explorer的支援也在[[2005年]]终止,并在[[2006年]]停止提供下载。
  
==歷史==
+
==历史==
Internet Explorer最初是从早期一款商业性的专利网页浏览器[[Spyglass]] Mosaic衍生出来的產品。在[[1996年]],[[微软]]透过给予季度费用和部分收入从Spyglass中取得了Spyglass Mosaic的授权。虽然Spyglass Mosaic的名字与[[Mosaic|NCSA Mosaic]](首款应用得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甚為相似,但Spyglass Mosaic则相对地较不出名以及使用了NCSA Mosaic少量的原始码。<ref name=""SpyglassMosaic">
+
Internet Explorer最初是从早期一款商业性的专利网页浏览器[[Spyglass]] Mosaic衍生出来的产品。在[[1996年]],[[微软]]透过给予季度费用和部分收入从Spyglass中取得了Spyglass Mosaic的授权。虽然Spyglass Mosaic的名字与[[Mosaic|NCSA Mosaic]](首款应用得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甚为相似,但Spyglass Mosaic则相对地较不出名以及使用了NCSA Mosaic少量的原始码。
</ref>
+
  
 
===3.0及之前版本===
 
===3.0及之前版本===
[[1995年]][[8月]],Internet Explorer第一个版本发布,但其最初几个版本并不受到广泛的使用,直到'''3.0版本'''的发行则开始改写了这个局面。3.0版本於[[1996年]][[8月13日]]发佈,是首个脱离Spyglass原始码发展的版本(但仍使用Spyglass的「技术」,所以程式的文件记录仍保留了Spyglass的版权资讯),它亦是首个支援[[CSS]]技术的主流浏览器。它引进了[[ActiveX]]控制项、[[Java Applet]]、内联网页多媒体以及网际网路内容选择平台系统对内容[[元数据]]的支援。对比於当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Netscape Navigator]],这些改进算是十分具代表性的。3.0版本亦捆绑了Internet Mail and News(为[[Outlook Express]]的前身)、[[Microsoft NetMeeting|NetMeeting]]及Windows Address Book,它亦预设在[[Windows 95]] OSR 2中。3.0版本被认為是Internet Explorer首个最受到欢迎的版本,但在发行后的数个月后亦被骇客发现了数个安全性和隐私漏洞。
+
[[1995年]][[8月]],Internet Explorer第一个版本发布,但其最初几个版本并不受到广泛的使用,直到'''3.0版本'''的发行则开始改写了这个局面。3.0版本于[[1996年]][[8月13日]]发布,是首个脱离Spyglass原始码发展的版本(但仍使用Spyglass的“技术”,所以程式的文件记录仍保留了Spyglass的版权资讯),它亦是首个支援[[CSS]]技术的主流浏览器。它引进了[[ActiveX]]控制项、[[Java Applet]]、内联网页多媒体以及网际网路内容选择平台系统对内容[[元数据]]的支援。对比于当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Netscape Navigator]],这些改进算是十分具代表性的。3.0版本亦捆绑了Internet Mail and News(为[[Outlook Express]]的前身)、[[Microsoft NetMeeting|NetMeeting]]及Windows Address Book,它亦预设在[[Windows 95]] OSR 2中。3.0版本被认为是Internet Explorer首个最受到欢迎的版本,但在发行后的数个月后亦被骇客发现了数个安全性和隐私漏洞。
  
 
===4.0版本===
 
===4.0版本===
'''4.0版本'''[[1997年]][[9月]]发佈,它深化了浏览器和作业系统的整合层面,在Windows 95或Windows NT 4上安装4.0版本及选择视窗桌面更新功能可将传统式的[[Windows Explorer]]更新成与网页浏览器界面相似的新版Windows Explorer,用户亦可透过[[Active Desktop]]将网页浏览功能嵌入於视窗桌面上,可是这样的整合行為亦受到不少的批评(参见[[:en: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例),这个功能已在后期的版本安装中移除(但预先安装此功能的系统不会受到移除)。4.0版本引进了群组原则,允许公司设定和锁上浏览器的参数设置。Internet Mail and News被[[Outlook Express]]取代,Microsoft Chat和经改良的NetMeeting亦被捆绑在IE中。[[Windows 98|Windows 98 第一版]]亦包含了这个版本。
+
'''4.0版本'''[[1997年]][[9月]]发布,它深化了浏览器和作业系统的整合层面,在Windows 95或Windows NT 4上安装4.0版本及选择视窗桌面更新功能可将传统式的[[Windows Explorer]]更新成与网页浏览器界面相似的新版Windows Explorer,用户亦可透过[[Active Desktop]]将网页浏览功能嵌入于视窗桌面上,可是这样的整合行为亦受到不少的批评(参见[[:en: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例),这个功能已在后期的版本安装中移除(但预先安装此功能的系统不会受到移除)。4.0版本引进了群组原则,允许公司设定和锁上浏览器的参数设置。Internet Mail and News被[[Outlook Express]]取代,Microsoft Chat和经改良的NetMeeting亦被捆绑在IE中。[[Windows 98|Windows 98 第一版]]亦包含了这个版本。
  
 
===5.0及5.5版本===
 
===5.0及5.5版本===
 
[[Image:Internet_Explorer_5.0_for_Win16.png|thumb|right|150px|Windows 3.2 [[简体中文]]版上的Internet Explorer 5.0]]
 
[[Image:Internet_Explorer_5.0_for_Win16.png|thumb|right|150px|Windows 3.2 [[简体中文]]版上的Internet Explorer 5.0]]
'''5.0版本'''[[1999年]][[3月18日]]发佈,随后亦被捆绑在[[Windows 98|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和[[Microsoft Office|Office 2000]]中([[Windows 2000]]捆绑了5.01版本)。这个版本亦是另一个具代表性的发佈,它引进了[[双向文字]]、[[旁註标记]]、[[XML]]、[[XSL]]及将网页储存成[[MHTML]]格式的功能。'''5.5版本'''随后在2000年7月中发佈,它改善了列印预览的功能、CSS及HTML标準的支援和[[应用程序编程介面]]。这个版本被捆绑在[[Windows Me]]中。
+
'''5.0版本'''[[1999年]][[3月18日]]发布,随后亦被捆绑在[[Windows 98|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和[[Microsoft Office|Office 2000]]中([[Windows 2000]]捆绑了5.01版本)。这个版本亦是另一个具代表性的发布,它引进了[[双向文字]]、[[旁注标记]]、[[XML]]、[[XSL]]及将网页储存成[[MHTML]]格式的功能。'''5.5版本'''随后在2000年7月中发布,它改善了列印预览的功能、CSS及HTML标准的支援和[[应用程序编程介面]]。这个版本被捆绑在[[Windows Me]]中。
  
 
===6.0版本===
 
===6.0版本===
'''6.0版本'''[[2001年]][[8月27日]]发佈,距[[Windows XP]]正式发佈日的数星期前发佈。这版本包含增强版DHTML、内联网页框架的内容限制和部分支援CSS level 1、DOM level 1和SMIL 2.0。MSXML引擎会更新到3.0版本。其他新的特徵包含一个新版本的IEAK、媒体列和[[Windows Messenger]]综合版、错误收集、自动化重整图片大小、[[P3P]]和一个新的外观,能配合Windows XP的"Luna"界面。於2002年,[[Gopher]]的功能被禁用,7.0版本更取消了对Gopher的支援。<ref name=""IEUS95Gopher">http://gopher.floodgap.com/gopher/gw?gopher.floodgap.com/0/gopher/wbgopher<br" />参见 http://support.microsoft.com/kb/323759 </ref>
+
'''6.0版本'''[[2001年]][[8月27日]]发布,距[[Windows XP]]正式发布日的数星期前发布。这版本包含增强版DHTML、内联网页框架的内容限制和部分支援CSS level 1、DOM level 1和SMIL 2.0。MSXML引擎会更新到3.0版本。其他新的特征包含一个新版本的IEAK、媒体列和[[Windows Messenger]]综合版、错误收集、自动化重整图片大小、[[P3P]]和一个新的外观,能配合Windows XP的"Luna"界面。于2002年,[[Gopher]]的功能被禁用,7.0版本更取消了对Gopher的支援。
  
 
===7.0版本===
 
===7.0版本===
 
[[Image:Wikiinvistabeta1.JPG|thumb|150px|Windows Vista Beta 1上的Internet Explorer 7.0 Beta 1]]
 
[[Image:Wikiinvistabeta1.JPG|thumb|150px|Windows Vista Beta 1上的Internet Explorer 7.0 Beta 1]]
在[[2005年]][[2月15日]],[[微软]]主席[[比尔·盖茨]]於旧金山的RSA讨论会中,宣佈新版本浏览器将会发佈。<ref>[http://www.microsoft.com/presspass/press/2005/feb05/02-15RSA05KeynotePR.asp Gates Highlights Progress on Security, Outlines Next Steps for Continued Innovation],[[2005年]][[5月12日]]。</ref>推出新浏览器的原因是Internet Explorer的市场估有率逐渐被[[Mozilla Firefox]]侵蚀。此外,微软宣佈7.0版本只可以用於Windows XP SP2和之后的作业系统中,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 SP1和Windows Vista。Internet Explorer的第一个预览版本於2005年7月27日推出,主要用於技术测试。而第一个向大眾的测试版本於2006年1月31日推出,版本是Beta 2 preview。最后的公开测试版本於2006年10月18日推出。7.0版本可以保护用户於[[钓鱼式攻击]]和其他的恶意软体。用户可以完全控制ActiveX和更佳的保安架构,包括与Windows系统分开,不像以往般紧密融合,从而提高安全性。<ref>[http://www.dailytech.com/article.aspx?newsid=1371 有关Internet Explorer 7与Windows系统分开的评论],[[2006年]][[3月24日]]。</ref>另外,新版本包括修复了一些程式中的错误,加强对各网际标準的支援,增进支援HTML 4.01/CSS 2,新加入分页浏览,还有一个支援各搜索引擎的搜寻方块,一个Web-feed阅览器,支援[[国际化域名]],和反钓鱼式攻击过滤器。它甚至可以挡掉一些程式类型,例如Flash电影和Java。
+
在[[2005年]][[2月15日]],[[微软]]主席[[比尔·盖茨]]于旧金山的RSA讨论会中,宣布新版本浏览器将会发布。推出新浏览器的原因是Internet Explorer的市场估有率逐渐被[[Mozilla Firefox]]侵蚀。此外,微软宣布7.0版本只可以用于Windows XP SP2和之后的作业系统中,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 SP1和Windows Vista。Internet Explorer的第一个预览版本于2005年7月27日推出,主要用于技术测试。而第一个向大众的测试版本于2006年1月31日推出,版本是Beta 2 preview。最后的公开测试版本于2006年10月18日推出。7.0版本可以保护用户于[[钓鱼式攻击]]和其他的恶意软体。用户可以完全控制ActiveX和更佳的保安架构,包括与Windows系统分开,不像以往般紧密融合,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新版本包括修复了一些程式中的错误,加强对各网际标准的支援,增进支援HTML 4.01/CSS 2,新加入分页浏览,还有一个支援各搜索引擎的搜寻方块,一个Web-feed阅览器,支援国际化域名,和反钓鱼式攻击过滤器。它甚至可以挡掉一些程式类型,例如Flash电影和Java。
  
2008年2月12日,微软将以“安全原因”将通过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把所有Windows系统的浏览器强制升级到7.0版本<ref></ref>。
+
2008年2月12日,微软将以“安全原因”将通过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把所有Windows系统的浏览器强制升级到7.0版本。
  
 
===8.0版本===
 
===8.0版本===
  
==发佈纪录==
+
==发布纪录==
 
{| class="wikitable"
 
{| class="wikitable"
 
!colspan="4"|图例
 
!colspan="4"|图例
第34行: 第33行: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40CC40;" width="25%" align="center"|最新的正式版本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40CC40;" width="25%" align="center"|最新的正式版本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width="25%" align="center"|正式发行版本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width="25%" align="center"|正式发行版本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FFFF80;" width="25%" align="center"|计画中的版本
+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FFFF80;" width="25%" align="center"|计划中的版本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width="25%" align="center"|测试版本
 
|style="white-space: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width="25%" align="center"|测试版本
 
|}
 
|}
第41行: 第40行:
 
! width="7%" | 系列
 
! width="7%" | 系列
 
! 版本
 
! 版本
! 发佈日期
+
! 发布日期
 
! 重要改进/事件
 
! 重要改进/事件
! width="15%" | 一同发佈的產品
+
! width="15%" | 一同发布的产品
 
|-
 
|-
 
! rowspan="2" | 1.0
 
! rowspan="2" | 1.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background-color:#FF8080;" | 1.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background-color:#FF8080;" | 1.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1995年]][[8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1995年]][[8月]]
| IE的首发佈
+
| IE的首发布
 
| Plus! for [[Windows 95]]
 
| Plus! for [[Windows 95]]
 
|-
 
|-
第90行: 第89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3.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3.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1996年]][[8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1996年]][[8月]]
| 正式发佈
+
| 正式发布
 
| [[Windows 95]] OSR2
 
| [[Windows 95]] OSR2
 
|-
 
|-
第137行: 第136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 5.0 Beta 2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 5.0 Beta 2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1998年]][[11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1998年]][[11月]]
| 支援双向文字、[[旁註标记]]、[[XML]]/[[XSL]]及更多CSS的属性
+
| 支援双向文字、[[旁注标记]]、[[XML]]/[[XSL]]及更多CSS的属性
 
|
 
|
 
|-
 
|-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5.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5.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1999年]][[3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1999年]][[3月]]
| 正式发佈
+
| 正式发布
 
| Windows 98 SE  
 
| Windows 98 SE  
 
|-
 
|-
第157行: 第156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5.5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5.5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0年]][[7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0年]][[7月]]
| 版本5.5的最终发佈,[[Windows Me]]亦是[[Windows 9x]]核心的最终版本
+
| 版本5.5的最终发布,[[Windows Me]]亦是[[Windows 9x]]核心的最终版本
 
| [[Windows Me]]
 
| [[Windows Me]]
 
|-
 
|-
第163行: 第162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 6.0 Beta 1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 6.0 Beta 1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1年]][[3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1年]][[3月]]
| 更多CSS的改进和错误修正以更加遵循[[W3C]]标準
+
| 更多CSS的改进和错误修正以更加遵循[[W3C]]标准
 
|
 
|
 
|-
 
|-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6.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8080;" | 6.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1年]][[8月27日]]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1年]][[8月27日]]
| 正式发佈
+
| 正式发布
 
| [[Windows XP]]
 
| [[Windows XP]]
 
|-
 
|-
第189行: 第188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 7.0 Beta 2 Preview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dafaf;" | 7.0 Beta 2 Preview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6年]][[1月31日]]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6年]][[1月31日]]
| 更多CSS的修正、[[RSS]]技术的支援、新的用户界面以及新增快速索引标籤
+
| 更多CSS的修正、[[RSS]]技术的支援、新的用户界面以及新增快速索引标签
 
|
 
|
 
|-
 
|-
第214行: 第213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40CC40;" | 7.0.5730.13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40CC40;" | 7.0.5730.13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7年]][[10月04日]]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7年]][[10月04日]]
| 最新版本取消安装时要先通过windows正版验证的程序,第1次安装时功能表列预设时改為显示Windows XPSP2和2003SP1and2
+
| 最新版本取消安装时要先通过windows正版验证的程序,第1次安装时功能表列预设时改为显示Windows XPSP2和2003SP1and2
 
|
 
|
 
|-
 
|-
第220行: 第219行: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FF80;" | 8.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background-color:#FFFF80;" | 8.0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8年]]上半年推出测试版
 
| style="white-space: nowrap;" | [[2008年]]上半年推出测试版
| IE8可以在[[P2P]]网路上下载得到<ref>[http://news.softpedia.com/news/Internet-Explorer-8-0-Available-for-Download-on-Peer-to-Peer-Networks-45640.shtml Internet Explorer 8.0於P2P网路] - IE8发展线索</ref>
+
| IE8可以在[[P2P]]网路上下载得到
 
|  
 
|  
 
|}
 
|}
第226行: 第225行:
 
==软体特性==
 
==软体特性==
  
Internet Exploer提供了最宽广的网页浏览和建立在操作系统里的一些特性,例如:[[Microsoft Update]]而设计.在最著盛名的[[浏览器大战]]中,微软用提供了最具改革新的特性取代了[[Netscape]]。
+
Internet Exploer提供了最宽广的网页浏览和建立在操作系统里的一些特性,例如:[[Microsoft Update]]而设计.在最着盛名的[[浏览器大战]]中,微软用提供了最具改革新的特性取代了[[Netscape]]。
 
===可用性和浏览亲和性===
 
===可用性和浏览亲和性===
  
第244行: 第243行:
 
Internet Explorer可通过[[组策略]]进行完全配置。[[Windows服务器域]]管理员可以应用并强制一系列设定以改变用户界面(例如禁止某些菜单项和独立的配置选项),以及限制安全功能(例如下载文件),零配置,按站点设置,ActiveX控件行为,等等。策略设置可以按每用户和每机器为基础进行设置。
 
Internet Explorer可通过[[组策略]]进行完全配置。[[Windows服务器域]]管理员可以应用并强制一系列设定以改变用户界面(例如禁止某些菜单项和独立的配置选项),以及限制安全功能(例如下载文件),零配置,按站点设置,ActiveX控件行为,等等。策略设置可以按每用户和每机器为基础进行设置。
  
===网页标準的支援===
+
===网页标准的支援===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了[[Trident]]排版引擎,几乎完整支援[[HTML]] 4.01,[[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 Level 1,[[XML]] 1.0和[[Document Object Model|DOM]] Level 1,只是有一些排版错误。它亦部分支援CSS Level 2 和DOM Level 2。它自带的XML解释器支持[[XHTML]],但是微软从IE 5.0以后取消了这一支持,使它变得难以访问。如其它浏览器一样,当[[MIME类型]]标识为“text/html”,它能解释为XHTML。当MIME类型标识为“application/xml”和“text/xml”时,它也能解释把XHTML解释为XML,但需要一个小的XSLT度量<ref>见[http://annevankesteren.nl/2004/07/ie-xhtml 小XSLT度量] Anne’s Weblog] for a sample of the minimal [http://annevankesteren.nl/test/examples/xhtml/ie/xhtml.xml transformation] required.</ref>来重新启用XML对XHTML的支持。当把它定义为偏好类型如“application/xhtml+xml”时,它假装不理解XHTML,相反把它当成一种不了解的供下载的文件类型来对待。
+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了[[Trident]]排版引擎,几乎完整支援[[HTML]] 4.01,[[Cascading Style Sheets|CSS]] Level 1,[[XML]] 1.0和[[Document Object Model|DOM]] Level 1,只是有一些排版错误。它亦部分支援CSS Level 2 和DOM Level 2。它自带的XML解释器支持[[XHTML]],但是微软从IE 5.0以后取消了这一支持,使它变得难以访问。如其它浏览器一样,当[[MIME类型]]标识为“text/html”,它能解释为XHTML。当MIME类型标识为“application/xml”和“text/xml”时,它也能解释把XHTML解释为XML,但需要一个小的XSLT度量来重新启用XML对XHTML的支持。当把它定义为偏好类型如“application/xhtml+xml”时,它假装不理解XHTML,相反把它当成一种不了解的供下载的文件类型来对待。
  
 
Internet Explorer依靠DOCTYPE判断一个网页应该按老版本渲染还是按W3C标准渲染。(在打印中,Internet Explorer总使用W3C标准。)根据[[MSXML]]的版本不同,它可以完全支持[[XSLT]] 1.0或1998年12月的[[XSL]]草案。Internet Explorer有一个自己的[[ECMAScript]]变体,名为[[JScript]]。
 
Internet Explorer依靠DOCTYPE判断一个网页应该按老版本渲染还是按W3C标准渲染。(在打印中,Internet Explorer总使用W3C标准。)根据[[MSXML]]的版本不同,它可以完全支持[[XSLT]] 1.0或1998年12月的[[XSL]]草案。Internet Explorer有一个自己的[[ECMAScript]]变体,名为[[JScript]]。
  
 
===专利的延展元件===
 
===专利的延展元件===
Internet Explorer引进了一系列专利的网页标準延伸,包括HTML,CSS和DOM。这令到一些网站只可被Internet Explorer正常显示。
+
Internet Explorer引进了一系列专利的网页标准延伸,包括HTML,CSS和DOM。这令到一些网站只可被Internet Explorer正常显示。
 
==批评==
 
==批评==
Internet Explorer是一款招致非常多批评的网页浏览器,大部分批评都集中在其安全架构以及对开放标準的支持程度上。
+
Internet Explorer是一款招致非常多批评的网页浏览器,大部分批评都集中在其安全架构以及对开放标准的支持程度上。
 
===安全性===
 
===安全性===
Internet Explorer 最主要都是被批评其安全性。很多[[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及[[电脑病毒]]横行网络是因为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及安全结构有裂缝。有时浏览一些恶意网站会被恶意自动安装。这被名為「[[强制安装]]」:在 ActiveX 的安全描述中填写虚假的描述以遮盖软件的实际用途,误导使用者安装一些恶意软件,目前已修正解决。
+
Internet Explorer 最主要都是被批评其安全性。很多[[间谍软件]],[[广告软件]]及[[电脑病毒]]横行网络是因为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及安全结构有裂缝。有时浏览一些恶意网站会被恶意自动安装。这被名为“[[强制安装]]”:在 ActiveX 的安全描述中填写虚假的描述以遮盖软件的实际用途,误导使用者安装一些恶意软件,目前已修正解决。
  
Firefox 有更多漏洞,但 IE 使用九倍时间去修补。<ref name=""morebugs">[http://www.techweb.com/wire/security/193005335" Firefox 有更多漏洞,但 IE 使用九倍时间去修补], ''TechWeb''.</ref>除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外,微软使用很长的时间去修补漏洞。在一些例子中,恶意网站製作者在微软发佈修正档前利用漏洞去攻击使用者。
+
Firefox 有更多漏洞,但 IE 使用九倍时间去修补。除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外,微软使用很长的时间去修补漏洞。在一些例子中,恶意网站制作者在微软发布修正档前利用漏洞去攻击使用者。
===网页标準的支援===
+
===网页标准的支援===
{{Main|网页浏览器的使用分佈}}
+
其他的批评大多是来自技术专家用户、网站开发者和建基于Internet Explorer而开发的软体应用程式的开发者,他们十分担心Internet Explorer对[[开放标准]]的支援,因为Internet Explorer通常使用专利的网页标准延伸元件来达至相似的功能。
[[Image:Internet-explorer-usage-data.svg|thumb|300px|Internet Explorer的使用率, 1994&ndash;2007<ref>[[]]</ref>]]
+
其他的批评大多是来自技术专家用户、网站开发者和建基於Internet Explorer而开发的软体应用程式的开发者,他们十分担心Internet Explorer对[[开放标準]]的支援,因为Internet Explorer通常使用专利的网页标準延伸元件来达至相似的功能。
+
  
Internet Explorer对一些标準化技术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援,但亦有很多执行上的差距和相容性的故障 ,这导致技术开发者的批评日益增加。批评增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归因於Internet Explorer的竞争对手相对地已提供完全的技术支援,标準规格(Standards-compliant)的应用亦越来越广泛起来。
+
Internet Explorer对一些标准化技术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援,但亦有很多执行上的差距和相容性的故障 ,这导致技术开发者的批评日益增加。批评增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归因于Internet Explorer的竞争对手相对地已提供完全的技术支援,标准规格(Standards-compliant)的应用亦越来越广泛起来。
  
因为Internet Explorer在全球广為应用,网路开发者们在寻求[[跨平臺]]的代码时常常会发现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私有的功能集合和对标準支援的不完善。
+
因为Internet Explorer在全球广为应用,网路开发者们在寻求[[跨平台]]的代码时常常会发现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私有的功能集合和对标准支援的不完善。
  
通常来说,网路开发者们在编写代码时应该具有[[跨平臺]]性,因此能在所有主要流览器上运行的代码总是必不可少的。Internet Explorer只支援少数的CSS、HTML和 DOM特性。竞争对手Firefox和Opera不仅在这方面领先於Internet Explorer,且它们也具备原生的XHTML支援。<ref>[http://www.webdevout.net/browser_support_summary.php?uas=IE6-IE7-FX1_5-OP8-OP9 网路流览器对标準的支援程度表(出处:“Web Devout”)]</ref>
+
通常来说,网路开发者们在编写代码时应该具有[[跨平台]]性,因此能在所有主要流览器上运行的代码总是必不可少的。Internet Explorer只支援少数的CSS、HTML和 DOM特性。竞争对手Firefox和Opera不仅在这方面领先于Internet Explorer,且它们也具备原生的XHTML支援。
  
因此,Internet Explorer始终未能通过验证CSS标準支持程度的[[Acid2]]测试。另一个Internet Explorer缺点源自PNG格式(参见[[PNG#网路流览器对PNG的支持|Internet Explorer对PNG的支持问题]]),这一问题仅在Internet Explorer 7中得到了解决。但 Internet Explorer 7在访问含有透明PNG的网页时性能降低。
+
因此,Internet Explorer始终未能通过验证CSS标准支持程度的[[Acid2]]测试。另一个Internet Explorer缺点源自PNG格式(参见[[PNG#网路流览器对PNG的支持|Internet Explorer对PNG的支持问题]]),这一问题仅在Internet Explorer 7中得到了解决。但 Internet Explorer 7在访问含有透明PNG的网页时性能降低。
  
 
==以Trident为核心的浏览器==
 
==以Trident为核心的浏览器==
 
*[[Avant Browser]](前身为IeOpera)
 
*[[Avant Browser]](前身为IeOpera)
*[[Maxthon]](前身為MyIE3.2、MyIE2)
+
*[[Maxthon]](前身为MyIE3.2、MyIE2)
 
*[[GreenBrowser]](前身亦为MyIE3.2)
 
*[[GreenBrowser]](前身亦为MyIE3.2)
 
*[[TouchNet Browser]]
 
*[[TouchNet Browser]]
第283行: 第280行:
 
*iTreeSurf(LovelyTree,前身亦为MyIE3.2)
 
*iTreeSurf(LovelyTree,前身亦为MyIE3.2)
  
==註释==
+
==注释==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div class="references-small">
 
<references />
 
<references />
第304行: 第301行:
 
*[http://www.microsoft.com/presspass/press/2005/feb05/02-15RSA05KeynotePR.mspx 微软有关IE7的新闻稿]
 
*[http://www.microsoft.com/presspass/press/2005/feb05/02-15RSA05KeynotePR.mspx 微软有关IE7的新闻稿]
 
===评价===
 
===评价===
*IE6於2006年5月26日获PCWorld.com网站选为[http://www.pcworld.com/reviews/article/0,aid,125772,pg,3,00.asp#ie6 史上25大科技烂货第八名]。
+
*IE6于2006年5月26日获PCWorld.com网站选为[http://www.pcworld.com/reviews/article/0,aid,125772,pg,3,00.asp#ie6 史上25大科技烂货第八名]。
 
[[Category:浏览器]]
 
[[Category:浏览器]]

2008-10-17T09:14:18的版本

Windows Internet Explorer,原称Microsoft Internet Explorer,简称MSIE(一般称成Internet Explorer,简称IE),是微软公司推出的一款网页浏览器。虽然自2004年以来它丢失了一部分市场占有率,Internet Explorer依然是使用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在2005年4月,它的市场占有率约为85%。2007年其市场占有率为78%。

Internet Explorer是微软的新版本Windows操作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旧版的操作系统上,它是独立且免费的。从Windows 95 OSR2 开始,它随所有新版本的Windows操作系统附送的预设浏览器。然而,2004年2005年之间的一次重大更新只适用于Windows XP SP2 及Windows Server 2003 SP1。最初,微软计划和下一个版本的 Windows 操作系统一起发布Internet Explorer 7,不再单独发行IE7,但微软公司后来宣布在2005年夏季提供Internet Explorer 7的一个测试版本(Beta 1)给Windows XP SP2用户。2003年微软宣布将不会继续开发为麦金塔电脑而设的Internet Explorer for Mac。而对麦金塔电脑Internet Explorer的支援也在2005年终止,并在2006年停止提供下载。

历史

Internet Explorer最初是从早期一款商业性的专利网页浏览器Spyglass Mosaic衍生出来的产品。在1996年微软透过给予季度费用和部分收入从Spyglass中取得了Spyglass Mosaic的授权。虽然Spyglass Mosaic的名字与NCSA Mosaic(首款应用得最广泛的网页浏览器)甚为相似,但Spyglass Mosaic则相对地较不出名以及使用了NCSA Mosaic少量的原始码。

3.0及之前版本

1995年8月,Internet Explorer第一个版本发布,但其最初几个版本并不受到广泛的使用,直到3.0版本的发行则开始改写了这个局面。3.0版本于1996年8月13日发布,是首个脱离Spyglass原始码发展的版本(但仍使用Spyglass的“技术”,所以程式的文件记录仍保留了Spyglass的版权资讯),它亦是首个支援CSS技术的主流浏览器。它引进了ActiveX控制项、Java Applet、内联网页多媒体以及网际网路内容选择平台系统对内容元数据的支援。对比于当时它的主要竞争对手Netscape Navigator,这些改进算是十分具代表性的。3.0版本亦捆绑了Internet Mail and News(为Outlook Express的前身)、NetMeeting及Windows Address Book,它亦预设在Windows 95 OSR 2中。3.0版本被认为是Internet Explorer首个最受到欢迎的版本,但在发行后的数个月后亦被骇客发现了数个安全性和隐私漏洞。

4.0版本

4.0版本1997年9月发布,它深化了浏览器和作业系统的整合层面,在Windows 95或Windows NT 4上安装4.0版本及选择视窗桌面更新功能可将传统式的Windows Explorer更新成与网页浏览器界面相似的新版Windows Explorer,用户亦可透过Active Desktop将网页浏览功能嵌入于视窗桌面上,可是这样的整合行为亦受到不少的批评(参见United States v. Microsoft案例),这个功能已在后期的版本安装中移除(但预先安装此功能的系统不会受到移除)。4.0版本引进了群组原则,允许公司设定和锁上浏览器的参数设置。Internet Mail and News被Outlook Express取代,Microsoft Chat和经改良的NetMeeting亦被捆绑在IE中。Windows 98 第一版亦包含了这个版本。

5.0及5.5版本

文件:Internet Explorer 5.0 for Win16.png
Windows 3.2 简体中文版上的Internet Explorer 5.0

5.0版本1999年3月18日发布,随后亦被捆绑在Windows 98 Second EditionOffice 2000中(Windows 2000捆绑了5.01版本)。这个版本亦是另一个具代表性的发布,它引进了双向文字旁注标记XMLXSL及将网页储存成MHTML格式的功能。5.5版本随后在2000年7月中发布,它改善了列印预览的功能、CSS及HTML标准的支援和应用程序编程介面。这个版本被捆绑在Windows Me中。

6.0版本

6.0版本2001年8月27日发布,距Windows XP正式发布日的数星期前发布。这版本包含增强版DHTML、内联网页框架的内容限制和部分支援CSS level 1、DOM level 1和SMIL 2.0。MSXML引擎会更新到3.0版本。其他新的特征包含一个新版本的IEAK、媒体列和Windows Messenger综合版、错误收集、自动化重整图片大小、P3P和一个新的外观,能配合Windows XP的"Luna"界面。于2002年,Gopher的功能被禁用,7.0版本更取消了对Gopher的支援。

7.0版本

文件:Wikiinvistabeta1.JPG
Windows Vista Beta 1上的Internet Explorer 7.0 Beta 1

2005年2月15日微软主席比尔·盖茨于旧金山的RSA讨论会中,宣布新版本浏览器将会发布。推出新浏览器的原因是Internet Explorer的市场估有率逐渐被Mozilla Firefox侵蚀。此外,微软宣布7.0版本只可以用于Windows XP SP2和之后的作业系统中,包括Windows Server 2003 SP1和Windows Vista。Internet Explorer的第一个预览版本于2005年7月27日推出,主要用于技术测试。而第一个向大众的测试版本于2006年1月31日推出,版本是Beta 2 preview。最后的公开测试版本于2006年10月18日推出。7.0版本可以保护用户于钓鱼式攻击和其他的恶意软体。用户可以完全控制ActiveX和更佳的保安架构,包括与Windows系统分开,不像以往般紧密融合,从而提高安全性。另外,新版本包括修复了一些程式中的错误,加强对各网际标准的支援,增进支援HTML 4.01/CSS 2,新加入分页浏览,还有一个支援各搜索引擎的搜寻方块,一个Web-feed阅览器,支援国际化域名,和反钓鱼式攻击过滤器。它甚至可以挡掉一些程式类型,例如Flash电影和Java。

2008年2月12日,微软将以“安全原因”将通过Windows Server Update Services把所有Windows系统的浏览器强制升级到7.0版本。

8.0版本

发布纪录

图例
最新的正式版本 正式发行版本 计划中的版本 测试版本
系列 版本 发布日期 重要改进/事件 一同发布的产品
1.0 1.0 1995年8月 IE的首发布 Plus! for Windows 95
1.5 1996年1月 没有资料
2.0 2.0 Beta 1995年10月 支援HTML表格、框架和其他元件
2.0 1995年11月 新增SSLCookiesVRML及网际网路新闻群组 Windows NT 4.0
2.01 没有资料 错误修正发行版
3.0 3.0 Alpha 1 1996年3月 改进对HTML表格、框架MIDI音乐、GIF动画和其他元件的支援
3.0 Alpha 2 1996年5月 支援VBScriptJScript
3.0 Beta 2 1996年7月 支援CSSJava
3.0 1996年8月 正式发布 Windows 95 OSR2
3.01 1996年10月 错误修正发行版
3.02 1997年3月 错误修正发行版
3.03 没有资料 错误修正发行版
4.0 4.0 Beta 1 1997年4月 改进对CSS和Microsoft DOM的支援
4.0 Beta 2 1997年7月 改进对HTMLCSS的支援
4.0 1997年9月 改进对HTMLCSS的支援 Windows 95 OSR 2.5
4.01 1997年11月 错误修正发行版 Windows 98
5.0 5.0 Beta 1 1998年6月 支援更多CSS2的功能
5.0 Beta 2 1998年11月 支援双向文字、旁注标记XML/XSL及更多CSS的属性
5.0 1999年3月 正式发布 Windows 98 SE
5.01 1999年11月 错误修正发行版 Windows 2000
5.5 Beta 1 1999年12月 支援更多CSS的属性、框架支援的小改进
5.5 2000年7月 版本5.5的最终发布,Windows Me亦是Windows 9x核心的最终版本 Windows Me
6.0 6.0 Beta 1 2001年3月 更多CSS的改进和错误修正以更加遵循W3C标准
6.0 2001年8月27日 正式发布 Windows XP
6.0 SP1 2002年9月9日 漏洞修正,Windows XP 以前作业系统的最终版本 Windows XP SP1
6.0 SP2 2004年8月25日 漏洞修正、新增对弹出视窗ActiveX的封锁和附加元件的管理,此版本只在 Windows XP SP2 中捆绑,未单独发行 Windows XP SP2
7.0 7.0 Beta 1 2005年7月27日 支援PNG alpha透明、CSS错误修正和分页浏览 Windows Vista Beta 1
7.0 Beta 2 Preview 2006年1月31日 更多CSS的修正、RSS技术的支援、新的用户界面以及新增快速索引标签
7.0 Beta 2 2006年4月24日 完成所有的新功能、更多CSS的修正以及程式相容性修正
7.0 Beta 3 2006年6月29日 修正CSS的显示问题
7.0 RC 1 2006年8月24日 改进性能、稳定性、安全性、程式相容性和最后的CSS调正
7.0 2006年10月18日 此软体的XPSP2和2003SP1and2版[编号:7.0.5730.11]已经停止提供下载 Windows Vista
7.0.5730.13 2007年10月04日 最新版本取消安装时要先通过windows正版验证的程序,第1次安装时功能表列预设时改为显示Windows XPSP2和2003SP1and2
8.0 8.0 2008年上半年推出测试版 IE8可以在P2P网路上下载得到

软体特性

Internet Exploer提供了最宽广的网页浏览和建立在操作系统里的一些特性,例如:Microsoft Update而设计.在最着盛名的浏览器大战中,微软用提供了最具改革新的特性取代了Netscape

可用性和浏览亲和性

近期的版本亦增加了弹出式视窗的封锁和分页浏览RSS等的主流功能,较旧的版本可透过安装MSN搜寻工具列来达到分页浏览的效果。

组件对象模型

组件对象模型 (COM) 技术在Internet Explorer里被广为使用。它允许第三方厂商通过浏览器帮助对象 (BHO)添加功能;并且允许网站通过ActiveX提供丰富的内容。由于这些对象能拥有与浏览器本身一样的权限(在某种情形之下),对于安全就有很大的担心。最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一个加载项管理器以控制ActiveX控件和浏览器帮助对象,以及一个“无加载项”版本(在所有程序/附件/系统工具之下)。

安全架构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一个基于区域的安全架构,意思是说网站按特写的条件组织在一起。它允许对大量的功能进行限制,也允许只对指定功能进行限制。

对浏览器的补丁和更新通过Windows更新服务以及自动更新定期发布以供使用。虽然对一定范围的平台的安全补丁继续被发表,但最新的功能增强和安全改进只对Windows XP发表。

最新版的Internet Explorer提供了一个下载监视器和安装监视器,允许用户分两步选择是否下载和安装可执行程序。这可以防止恶意软件被安装。用Internet Explorer下载的可执行文件被操作系统标为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每次都会要求用户确认他们是否想执行该程序,直到用户确认该文件为“安全”为止。

群组原则

Internet Explorer可通过组策略进行完全配置。Windows服务器域管理员可以应用并强制一系列设定以改变用户界面(例如禁止某些菜单项和独立的配置选项),以及限制安全功能(例如下载文件),零配置,按站点设置,ActiveX控件行为,等等。策略设置可以按每用户和每机器为基础进行设置。

网页标准的支援

Internet Explorer使用了Trident排版引擎,几乎完整支援HTML 4.01,CSS Level 1,XML 1.0和DOM Level 1,只是有一些排版错误。它亦部分支援CSS Level 2 和DOM Level 2。它自带的XML解释器支持XHTML,但是微软从IE 5.0以后取消了这一支持,使它变得难以访问。如其它浏览器一样,当MIME类型标识为“text/html”,它能解释为XHTML。当MIME类型标识为“application/xml”和“text/xml”时,它也能解释把XHTML解释为XML,但需要一个小的XSLT度量来重新启用XML对XHTML的支持。当把它定义为偏好类型如“application/xhtml+xml”时,它假装不理解XHTML,相反把它当成一种不了解的供下载的文件类型来对待。

Internet Explorer依靠DOCTYPE判断一个网页应该按老版本渲染还是按W3C标准渲染。(在打印中,Internet Explorer总使用W3C标准。)根据MSXML的版本不同,它可以完全支持XSLT 1.0或1998年12月的XSL草案。Internet Explorer有一个自己的ECMAScript变体,名为JScript

专利的延展元件

Internet Explorer引进了一系列专利的网页标准延伸,包括HTML,CSS和DOM。这令到一些网站只可被Internet Explorer正常显示。

批评

Internet Explorer是一款招致非常多批评的网页浏览器,大部分批评都集中在其安全架构以及对开放标准的支持程度上。

安全性

Internet Explorer 最主要都是被批评其安全性。很多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电脑病毒横行网络是因为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及安全结构有裂缝。有时浏览一些恶意网站会被恶意自动安装。这被名为“强制安装”:在 ActiveX 的安全描述中填写虚假的描述以遮盖软件的实际用途,误导使用者安装一些恶意软件,目前已修正解决。

Firefox 有更多漏洞,但 IE 使用九倍时间去修补。除 Internet Explorer 的安全漏洞外,微软使用很长的时间去修补漏洞。在一些例子中,恶意网站制作者在微软发布修正档前利用漏洞去攻击使用者。

网页标准的支援

其他的批评大多是来自技术专家用户、网站开发者和建基于Internet Explorer而开发的软体应用程式的开发者,他们十分担心Internet Explorer对开放标准的支援,因为Internet Explorer通常使用专利的网页标准延伸元件来达至相似的功能。

Internet Explorer对一些标准化技术都有一定程度上的支援,但亦有很多执行上的差距和相容性的故障 ,这导致技术开发者的批评日益增加。批评增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是归因于Internet Explorer的竞争对手相对地已提供完全的技术支援,标准规格(Standards-compliant)的应用亦越来越广泛起来。

因为Internet Explorer在全球广为应用,网路开发者们在寻求跨平台的代码时常常会发现Internet Explorer的漏洞、私有的功能集合和对标准支援的不完善。

通常来说,网路开发者们在编写代码时应该具有跨平台性,因此能在所有主要流览器上运行的代码总是必不可少的。Internet Explorer只支援少数的CSS、HTML和 DOM特性。竞争对手Firefox和Opera不仅在这方面领先于Internet Explorer,且它们也具备原生的XHTML支援。

因此,Internet Explorer始终未能通过验证CSS标准支持程度的Acid2测试。另一个Internet Explorer缺点源自PNG格式(参见Internet Explorer对PNG的支持问题),这一问题仅在Internet Explorer 7中得到了解决。但 Internet Explorer 7在访问含有透明PNG的网页时性能降低。

以Trident为核心的浏览器

注释

参见

外部连结

官方网站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