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Html”的版本间的差异

来自Blueidea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格式化,添加链接,对内容的细微修改。请高手继续丰富。)
第1行: 第1行: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WWW的描述语言。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上还是在网络的其它电脑上。我们只需使用鼠标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标,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标相关的内容上去,而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网络的另一台电脑中。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即'''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万维网]]传输的文档的描述语言的一种。[[客户端]]通过解析[[服务器]]发送的HTML文档获取信息并以[[浏览器标准|约定的形式]]显示。
  
另外,HTML是网络的通用语言,一种简单、通用的全置标记语言。它允许网页制作人建立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复杂页面,这些页面可以被网上任何其他人浏览到,无论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或浏览器。
+
=概述=
 +
    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上还是在网络的其它电脑上。我们只需使用鼠标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标,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标相关的内容上去,而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网络的另一台电脑中。 HTML文本是由[[HTML语法|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也许你听说过许多可以编辑网页的软件,事实上,你不需要用任何专门的软件来建立HTML页面;你所需要的只是一个文字处理器(如Mcrosoft Word\记事本\写字板等等)以及HTML的工作常识。
+
    另外,HTML是网络的通用语言,一种简单、通用的全置标记语言。它允许网页制作人建立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复杂页面,这些页面可以被网上任何其他人浏览到,无论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或浏览器。
  
HTML只不过是组合成一个文本文件的一系列标签。它们是乐队的指挥,告诉乐手们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激昂。
+
=撰写自己的HTML=
 +
    也许你听说过许多[[代码编辑器|可以编辑网页的软件]],事实上,你不需要用任何专门的软件来建立HTML页面。用一般的文字处理器(如Mcrosoft Word\[[记事本]]\写字板等等)就可以创建HTML页面。
  
HTML标签通常是英文词汇的全称(如块引用:blockquote)或缩略语(如“p”代表Paragragh),但它们的与一般文本有区别,因为它们放在单书名号里。故Paragragh标签是<p>,块引用标签是<blockquote>。有些标签说明页面如何被格式化(例如,<p>开始一个新段落),其他则说明这些词如何显示(<b>使文字变粗)还有一些其他标签提供在页面上不显示的信息--例如标题。
+
    HTML只不过是组合成一个文本文件的一系列标签。它们是乐队的指挥,告诉乐手们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激昂。
  
关于标签,需要记住的是,它们是成双出现的。每当使用一个标签--如<blockquote>,则必须以另一个标签</blockquote>将它关闭。注意“blockquote”前的斜杠,那就是关闭标签与打开标签的区别。 但是也有一些标签例外。比如,<input>标签就不需要。
+
    [[HTML语法|HTML标签]]通常是英文词汇的全称(如块引用:[[blockquote]])或缩略语(如“[p]”代表Paragragh),但它们的与一般文本有区别,因为它们放在单书名号里。故Paragragh标签是<p>,块引用标签是<blockquote>。有些标签说明页面如何被格式化(例如,<p>开始一个新段落),其他则说明这些词如何显示(<b>使文字变粗)还有一些其他标签提供在页面上不显示的信息--例如标题。
  
基本HTML页面以<html>标签开始,以</html>结束。在它们之间,整个页面有两部分--标题和正文。
+
    关于标签,需要记住的是,它们是成双出现的。每当使用一个标签--如<blockquote>,则必须以另一个标签</blockquote>将它关闭。注意“blockquote”前的斜杠,那就是关闭标签与打开标签的区别。 但是也有一些标签例外。比如,<input>标签就不需要。
  
标题词--夹在<head></head>标签之间--这个词语在打开页面时出现在屏幕底部最小化的窗口。正文则夹在<body>和</body>之间--即所有页面的内容所在。页面上显示的任何东西都包含在这两个标签之中。
+
    基本HTML页面以<html>标签开始,以</html>结束。在它们之间,整个页面有两部分--标题和正文。
  
那么让我们建立一个简单的范例吧,非常容易的。第一步,当然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本文件(记住,如果你在使用比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器,就应该用“纯文本”或“普通文本”来保存),将它命名为“xxxx.html”。(随便你起一个什么名字,但记住,要用英文)
+
    标题词--夹在<head>和</head>标签之间--这个词语在打开页面时出现在屏幕底部最小化的窗口。正文则夹在<body>和</body>之间--即所有页面的内容所在。页面上显示的任何东西都包含在这两个标签之中。
 +
==代码示例==
  
然后你可以用浏览器将它打开,你会看见最简单的自己做的页面。
+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建立一个简单的HTML页面。第一步,当然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本文件(如果你在使用比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器,就应该用“纯文本”或“普通文本”来保存),将它命名为“xxxx.html”。(.html是[[文件格式]]的一种,其中html是[[后缀名]],您可能在保存时看不到文档的后缀名。这时请在你的资源管理器(Windows系统中),在[[菜单栏]]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 取消勾选“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
   
 +
  在你建立的文档中写入一些HTML代码。请参看:[[HTML语法]]
  
HTML标准的版本历史
 
  
超文本置标语言(第一版)——在1993年6月发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 (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HTML 2.0——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HTML 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发布,基于严格的HTML 4.01语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
 
XHTML 1.0——发布于2000年1月26日,是W3C推荐标准,后来经过修订于2002年8月1日重新发布。
 
XHTML 1.1, 于2001年5月31日发布
 
(XHTML 2.0, W3C工作草案)
 
HTML没有1.0版本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些人认为蒂姆·伯纳斯-李的版本应该算初版,这个版本没有IMG元素。当时被称为HTML+的后续版的开发工作于1993年开始,最初是被设计成为“HTML的一个超集”。第一个正式规范在为了和当时的各种HTML标准区分开来,使用了2.0作为其版本号。HTML+的发展继续下去,但是它从未成为标准。
 
  
HTML3.0规范是由当时刚成立的W3C于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绕排和复杂数学元素的显示。虽然它是被设计用来兼容2.0版本的,但是实现这个标准的工作在当时过于复杂,在草案于1995年9月过期时,标准开发也因为缺乏浏览器支持而中止了。3.1版从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个被提出的版本是开发代号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属性。HTML对数学公式的支持最后成为另外一个标准MathML。
+
  然后你可以用[[浏览器]]将它打开,你会看见最简单的自己做的页面。
  
HTML 4.0同样也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的元素和属性,但是同时也开始“清理”这个标准,把一些元素和属性标记为过时的,建议不再使用它们。HTML的未来和CSS结合会更好
+
=HTML标准的版本历史=
  
外部链接
+
#超文本置标语言(第一版)——在1993年6月发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 (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
#HTML 2.0——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
#HTML 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
 +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发布,基于严格的HTML 4.01语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
 +
#[[XHTML]] 1.0——发布于2000年1月26日,是W3C推荐标准,后来经过修订于2002年8月1日重新发布。
 +
#XHTML 1.1, 于2001年5月31日发布
 +
#(XHTML 2.0, W3C工作草案)
 +
 
 +
    HTML没有1.0版本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些人认为蒂姆·伯纳斯-李的版本应该算初版,这个版本没有IMG元素。当时被称为HTML+的后续版的开发工作于1993年开始,最初是被设计成为“HTML的一个超集”。第一个正式规范在为了和当时的各种HTML标准区分开来,使用了2.0作为其版本号。HTML+的发展继续下去,但是它从未成为标准。
 +
 
 +
    HTML3.0规范是由当时刚成立的W3C于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绕排和复杂数学元素的显示。虽然它是被设计用来兼容2.0版本的,但是实现这个标准的工作在当时过于复杂,在草案于1995年9月过期时,标准开发也因为缺乏浏览器支持而中止了。3.1版从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个被提出的版本是开发代号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属性。HTML对数学公式的支持最后成为另外一个标准MathML。
 +
 
 +
    HTML 4.0同样也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的元素和属性,但是同时也开始“清理”这个标准,把一些元素和属性标记为过时的,建议不再使用它们。HTML的未来和CSS结合会更好
 +
 
 +
=外部链接=
  
 
[http://www.w3.org/MarkUp/W3C HTML Home Page]
 
[http://www.w3.org/MarkUp/W3C HTML Home Page]

2007-12-12T18:34:25的版本

   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超文本标记语言,是万维网传输的文档的描述语言的一种。客户端通过解析服务器发送的HTML文档获取信息并以约定的形式显示。

概述

   设计HTML语言的目的是为了能把存放在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与另一台电脑中的文本或图形方便地联系在一起,形成有机的整体,人们不用考虑具体信息是在当前电脑上还是在网络的其它电脑上。我们只需使用鼠标在某一文档中点取一个图标,Internet就会马上转到与此图标相关的内容上去,而这些信息可能存放在网络的另一台电脑中。 HTML文本是由HTML命令组成的描述性文本,HTML命令可以说明文字、图形、动画、声音、表格、链接等。HTML的结构包括头部(Head)、主体(Body)两大部分,其中头部描述浏览器所需的信息,而主体则包含所要说明的具体内容。 
   另外,HTML是网络的通用语言,一种简单、通用的全置标记语言。它允许网页制作人建立文本与图片相结合的复杂页面,这些页面可以被网上任何其他人浏览到,无论使用的是什么类型的电脑或浏览器。

撰写自己的HTML

   也许你听说过许多可以编辑网页的软件,事实上,你不需要用任何专门的软件来建立HTML页面。用一般的文字处理器(如Mcrosoft Word\记事本\写字板等等)就可以创建HTML页面。 
   HTML只不过是组合成一个文本文件的一系列标签。它们是乐队的指挥,告诉乐手们哪里需要停顿,哪里需要激昂。
   HTML标签通常是英文词汇的全称(如块引用:blockquote)或缩略语(如“[p]”代表Paragragh),但它们的与一般文本有区别,因为它们放在单书名号里。故Paragragh标签是<p>,块引用标签是<blockquote>。有些标签说明页面如何被格式化(例如,<p>开始一个新段落),其他则说明这些词如何显示(<b>使文字变粗)还有一些其他标签提供在页面上不显示的信息--例如标题。 
   关于标签,需要记住的是,它们是成双出现的。每当使用一个标签--如<blockquote>,则必须以另一个标签</blockquote>将它关闭。注意“blockquote”前的斜杠,那就是关闭标签与打开标签的区别。 但是也有一些标签例外。比如,<input>标签就不需要。
   基本HTML页面以<html>标签开始,以</html>结束。在它们之间,整个页面有两部分--标题和正文。 
   标题词--夹在<head>和</head>标签之间--这个词语在打开页面时出现在屏幕底部最小化的窗口。正文则夹在<body>和</body>之间--即所有页面的内容所在。页面上显示的任何东西都包含在这两个标签之中。 

代码示例

  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建立一个简单的HTML页面。第一步,当然是要建立一个新的文本文件(如果你在使用比较复杂的文字处理器,就应该用“纯文本”或“普通文本”来保存),将它命名为“xxxx.html”。(.html是文件格式的一种,其中html是后缀名,您可能在保存时看不到文档的后缀名。这时请在你的资源管理器(Windows系统中),在菜单栏选择工具→文件夹选项→查看→ 取消勾选“隐藏已知文件的扩展名”。)
   
  在你建立的文档中写入一些HTML代码。请参看:HTML语法


  然后你可以用浏览器将它打开,你会看见最简单的自己做的页面。

HTML标准的版本历史

  1. 超文本置标语言(第一版)——在1993年6月发为互联网工程工作小组 (IETF)工作草案发布(并非标准).
  2. HTML 2.0——1995年11月作为RFC 1866发布,在RFC 2854于2000年6月发布之后被宣布已经过时
  3. HTML 3.2——1996年1月14日,W3C推荐标准
  4. HTML 4.0——1997年12月18日,W3C推荐标准
  5. HTML 4.01(微小改进)——1999年12月24日,W3C推荐标准
  6.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发布,基于严格的HTML 4.01语法,是国际标准化组织和国际电工委员会的标准
  7. XHTML 1.0——发布于2000年1月26日,是W3C推荐标准,后来经过修订于2002年8月1日重新发布。
  8. XHTML 1.1, 于2001年5月31日发布
  9. (XHTML 2.0, W3C工作草案)
   HTML没有1.0版本是因为当时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些人认为蒂姆·伯纳斯-李的版本应该算初版,这个版本没有IMG元素。当时被称为HTML+的后续版的开发工作于1993年开始,最初是被设计成为“HTML的一个超集”。第一个正式规范在为了和当时的各种HTML标准区分开来,使用了2.0作为其版本号。HTML+的发展继续下去,但是它从未成为标准。
   HTML3.0规范是由当时刚成立的W3C于1995年3月提出,提供了很多新的特性,例如表格、文字绕排和复杂数学元素的显示。虽然它是被设计用来兼容2.0版本的,但是实现这个标准的工作在当时过于复杂,在草案于1995年9月过期时,标准开发也因为缺乏浏览器支持而中止了。3.1版从未被正式提出,而下一个被提出的版本是开发代号为Wilbur的HTML 3.2,去掉了大部分3.0中的新特性,但是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例如Netscape和Mosaic的元素和属性。HTML对数学公式的支持最后成为另外一个标准MathML。
   HTML 4.0同样也加入了很多特定浏览器的元素和属性,但是同时也开始“清理”这个标准,把一些元素和属性标记为过时的,建议不再使用它们。HTML的未来和CSS结合会更好

外部链接

HTML Home Page

本分类目前没有包含页面或媒体文件。